开年第一周,市场并不怎么友好。虽然低估值低位置的股票表现还可以,但不少行业龙头股等跌幅却比较大。创业板指数连跌4个交易日,累计下跌6.80%;科创50指数单周下跌6.63%;沪深300指数也跌了2.39%。
所以,如果今年一上来就亏损5-8%或者8-10%,非常正常。
本来想着每年到股市赚点钱。现在这个情况,非常现实的一个问题摆在面前:今年炒股要怎样才能回本?
一方面,要调整好心态。不管做什么事情,大家都希望有个好的开始,然后带来好的预兆。但是,现在亏损已经出现,日子不可能不过,股票也不可能不炒,最重要的是,心态和阵脚先别乱了。
建议仔细检查一下自己的持仓组合。当初买入的逻辑是不是还在,当初是个什么样的交易计划。
如果买入逻辑没有变化,就坦然承担波动。股市本来就有波动的,指望买了一定要很快赚钱,毫无道理,只是一厢情愿。
如果交易计划的卖点已经出现,就要严格执行止损。以我十几年的炒股经验,拖拉犹豫,乱改计划,虽然偶尔会有些甜头,但大多数时候,只会让后面的交易越来越糟。
另一方面,可以考虑优化弹性。市场的每一次下跌,都是为下一次上涨在做铺垫和酝酿。有些股票跌下去,反弹力度会很大甚至再创新高;有些股票跌下去,反弹很慢甚至要跌很久。
建议重新评估一下自己的持仓组合。哪些是跌下去更有性价比的,哪些心里不那么有底的。然后,适当把仓位从后者向前者挪一点。或者,你止损出来的现金,考虑下后面要买什么。
这样的话,后面市场一旦反弹,你的持仓会更有弹性,有可能出现指数回来,钱回来更多的情况,而不是以往经常遇到的,指数回来了,钱没回来。
当然,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。考虑到大多数人其实很难真正客观地去评价自己持仓的好坏,也可以选择加点指数ETF。
这就反映出平时保持一定现金流(余钱)的重要性了。而且,保证收入来源,向上的大趋势中,能够适当逢低加码,本身就是炒股获取长期盈利的一个重要方法。
以我自己为例,上周也有损失。揉揉胸口后,逐一检查持仓:
1、500ETF好像没问题,是想再吃一波主升浪的。后面什么时候会涨不知道,但是大概率收益不会跑输银行理财,囤在那里又不用喂饭,那么,不动。
2、科创50ETF,还在定投过程中。虽然现有持仓总体略有浮亏,但还在继续布局建仓,这时是不计较盈亏的。后面继续每月下旬加码一次。或者短期跌狠了,多捞一手也行。
3、其余的持仓,打算看情况往中概互联网和医药方面调一调。上周我分别点评了这两个行业,不是随便点评的,就是在重点跟踪。这两个行业,现在看起来很吓人,但与此同时,往往也是未来的弹性所在。
这样一梳理,好像上周的下跌也没啥?又不用担心市场来抢鸡蛋了,最终还是得给大家留下点慰问费。
风险提示:上述内容所涉及的股票名称,仅作为案例研究参考,不对您的投资交易构成任何买卖建议,据此买卖,风险自负。股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