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药板块一直是A股里非常重要的赛道,我个人感觉医药医疗行业是为数不多的几乎没有天花板的行业之一,行业发展的驱动力来自于人民对健康和生命永无止境的追求,今天,就和大家分享下近期对于医药板块行情分析,一起来了解下医药板块后期走势如何?
一、医药板块行情分析
首先回顾一下医药板块过去几年的行情,以及现在这个位置的估值情况。
从2019年到2021年的这轮牛市,医药指数涨了3倍,从而也带来了医药行业主题基金的扩容。从2021年年中到现在,医药指数下跌了不少,即使近期有所反弹,但也是远远跑输指数的。因此,医药行业调整的时间和幅度,应该说已经足够。
从配置角度来看,2020年二季度时,非药主题基金配置高达16个点,但目前持仓大概只有8个点,属于偏低水平。不过根据我们了解,这两周行情已经开始慢慢改变了大家的预期。
从行情表现来看,今年没有什么大主题,因此市场前段时间主要是挖掘新冠药和新冠检测等细分赛道。近期虽然没有主线,但有些个股在有了重磅品种催化后,股价表现也比较好。
从估值层面来看,目前医药PE(TTM)估值是在25倍左右,差不多也是历史估值区间的中下位置,说明大部分医药公司都是比较便宜的。
当然,也不是所有便宜的公司都值得关注,主要是医药板块仍受到政策压制,要看对于哪些环节较为放松。
第一是医保政策,整体看有所缓解,比如今年1-5月医保支出指数就低于收入指数,主要原因是去年医保对新冠疫苗支出大概有1200亿,今年这块就减少很多。
第二是医保目录调整,目录调整后谈判的规则更为清晰,相当于是稳定了预期价格。
第三是关于肿瘤药等创新领域,近期出了新规,主要对部分临床未被满足需求的药品,后面支持力度会更大。
至于为什么没有提到新冠相关赛道呢?我们可以发现,目前连国外辉瑞相关药品卖得也比较一般,其核心原因就是新冠突变的传染性虽然越来越强,但症状却越来越弱。具体就不再多细说了。
二、医药板块细分龙头股
其次,分享下目前主要看好的三大方向,分别是消费复苏、创新药械以及创新药。
短期来看,消费复苏是比较容易体现在业绩层面的,具体可以梳理到三个方向。
一是近视,这块最看好眼科的表现。一方面是近期疫情防控居家较多,近视率明显提升;另一方面,本来7-8月份就是全年销售旺季。龙头公司主要有爱尔眼科、兴齐眼药以及眼科医疗服务龙头爱博医疗等。
眼科龙头市场都会给予估值溢价,最近研究了解到一些眼科药物公司性价比还不错,比如兴齐,我们测算下来最近三年利润分别有3.5亿/5.5亿/8亿,其他二三线也比较类似,每年增长基本都在45%-50%之间,目前估值不到40倍,缺点是体量都还比较小,不确定性较高,可供大家参考。
二是疫苗。疫苗是除了CXO以外,鲜有能容纳大资金的赛道。龙头公司主要有智飞生物、万泰生物等。
三是药店。尤其是部分投资者可能会看好中药药店,原因是这些标的基本都和国企改革有关。龙头公司主要是同仁堂、华润三九、健民集团、太极集团等。
中期来看,创新药械中医疗设备是不错的赛道,原因是耗材可能有些集采压力,但设备基本上是没有的,并且还有国产替代的逻辑。
我们比较看好内窥镜环节,龙头公司主要是开立医疗和海泰新光。当然,今年还会有一家设备龙头公司即将上市,就是联影医疗,以联影在行业内地位,很有可能会带动整个医疗设备行情。
长期来看,创新药依然是很多药厂转型的必经之路,也是药企做大做强的长期趋势,景气度依然存在。
从A股市场来看,未来创新药龙头大概率将是恒瑞医药,虽然短期业绩压力会比较大,但调整时间和幅度已经比较多,对于长期投资者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。投资恒瑞,一定是看到远期创新药在营收和利润端的占比不断提升,以及国际化战略逐步推进,最终将慢慢转型为注重研发及新药的国际药企。
目前国内市场主要还是受制于医保总支出。因此,国际化是行业做大的必经之路。
此外,二线龙头还有贝达药业、荣昌生物等。
当然,如果要看创新药,一定绕不开香港“18A”。简单解释下,“18A”就是指香港交易所“主板上市规则”的第十八A章,允许未有收入、未有利润的生物科技公司提交上市申请。其中龙头企业主要是信达生物、百济神州、君实生物、康方生物等。
很多投资者会担心自己不是医药专业出身,对创新药把握会有些担忧。当然,有专业背景肯定是非常好,但其实创新药有个特点,就是不太需要单独去研究,一般只需要记住几个龙头和几个大品种就好。因为整体走势和市场风格相关度会比较高,和个股研究关系相对小一些。
提到创新药,很多朋友一定还会想到CXO,关于CXO龙头药明康德、康龙化成、泰格医药等,我们都聊得比较多了,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个有意思的地方。
我们研究发现,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指数、港股生物技术指数和A股CXO指数,这三者走势长期看是高度一致的,拟合度很高。原因可能有两方面:一是要搞创新药,就要搞国际化;二是CXO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大药企研发投入和生物技术公司投入。
尤其是后者,生物技术公司投入主要来自于社融资数据,这和二级市场就有点关联性了。二级市场股价跌,经过半年到1年时间传导到一级市场,一级市场投融资数据不行,就会继续传导到CXO订单疲软。
因此,从这个角度看,创新药相关公司表现应该会优先于CXO相关公司。
CXO和器械龙头,最大特点就是业绩比较稳健。比如药明之前已经做了业绩预披露,基本不会偏差太大,目前主要是受制裁和减持影响;再比如迈瑞业绩也很稳定,就是20%-25%左右增长,由于体量非常大,一般乐观或市场较好情况下大家愿意会给予2倍PEG估值,目前是整个医药板块情绪都不佳。
对于这些大龙头,很难会有大超预期的可能性,更多就是要看估值情况。当然如果是长期投资,那现在两家都在历史估值20%分位数左右,肯定不能算是很贵了。
最后,肯定还有很多投资者会关心医药板块的中短期业绩,包括中报和下半年情况,我们就根据自己调研了解做个简单分享。
从中报来看,CXO板块可能会表现得比较好,原因是这些企业更多是订单制,这轮下跌更多是估值影响,而非是业绩影响。此外,体外诊断IVD和新冠相关赛道业绩表现也会还不错。
从下半年来看,医疗设备和制药上游的业绩表现会比较好,创新药和CXO则主要是看估值能否进行适当修复,毕竟大部分已经跌得比较透彻。
好了,今天文章就先到这里了。针对生物医药这个大赛道,简单分享了最新观点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三、精选问答
1、怎么看乐普医疗?
其实乐普长期看还是没问题的,今年在不断回购股份,5月份还发布了员工持股计划,授予条件是22年和23年净利润增长率都不低于15%,对应现在大概15倍(明年13.5倍)估值,是比较偏低的。
但市场对乐普一直都比较担忧,集采影响导致过去2年业绩都不太好看,疫情高基数又带来后面表观利润承压,近期还有些高管变动,因此可能短期内想看到反转还是会比较难,要看得更长远一些。
2、恒瑞医药发布公告又出了一款前列腺新药?
据我们了解,瑞维鲁胺是有望入围医保谈判的,所以很有可能会实现快速放量。
3、如何看中药股投资价值?
中药评估一般是,重量轻价,量看营销,如果对中药赛道感兴趣,稳健些可以去寻找量非常大的龙头,或者弹性就看营销体系有积极变化的公司